第(1/3)页 杨辰来到屋外,轻轻敲门。 屋内传出荀彧声音。 “不是和你们说过吗?放在外面就好,我一会自取。” 杨辰言道。 “荀大人,不知可否让我进门一叙?” 屋内沉默片刻,许久不见动静。 杨辰也不急,就站在外面等着。 荀彧发布诏令,被他软禁于此,心中定然有气,又是违背祖训,悖逆汉室,心中有愧,此时没有自裁已经是万幸。 若是能让此等人才走出魔怔,为他杨辰效忠,莫说是等上片刻,就是如同历史刘备一样,三顾茅庐,他杨辰都心甘情愿。 良久之后,屋门打开,荀彧面上无色,伸手请进。 两人进了屋内,其中没有仆人,荀彧往地上一坐,便是连一个端茶倒水的礼数都没有。 杨辰也不恼怒,只是笑道。 “荀大人,在屋内闭关几日,可有心得?” 荀彧淡漠言道:“闭关?难道不是杨大人将我软禁于此?何来闭关一说?” 杨辰笑道:“是是是,今日我想请荀大人出山,不知荀大人意下如何?” 荀彧缓缓睁开眼睛,冷声言道:“我违背杨大人之命,公然宣读圣上诏令,能留下一条性命已然是万幸,如何还能出山?” 杨辰咳嗽一声,言道:“文若,此时袁术大军逼近,我已经布置好三路兵马,就只剩下最后一个关键人物,你若是不出山,我还真不知道有谁能顶替。” 荀彧冷哼一声,“你手下郭嘉,田丰,再不济荀攸,总有一人可做,如何需要我?” 这个人物所需要肩负的职务,纵然是杨辰不说,荀彧也心中有数。 三路兵马分走,最关键的不是统帅,不是将领,而是分配给三支兵马的粮草。 同时,杨辰也要出征,并州之内,若是无人坐镇,便是兵家大忌。 最关键,也是唯一的人选,便只有荀彧一人。 杨辰虽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毕竟没有称王,这天下毕竟还是汉室的天下。 荀彧纵然不悦,可心中有数,知晓若是没了杨辰,汉室便要彻底没落。 遂有荀彧坐镇,并州便能无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