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江宁之战(七)-《我在明末当太子》


    第(2/3)页

    随着时间的推延,越来越多的明军士兵登上城头,本来宽敞的夹道也顿时变得拥挤起来,双方士兵挤到一块,贴身肉搏。

    十余架云梯形成十来个以云梯登城口为中心的半圆,明军在里,鞑子兵在外,明军想冲破鞑子的包围,鞑子想把明军赶下城去,双方士兵杀红了眼,一个个面色狰狞,亡命地朝对方身上挥出手中的刀枪,片刻工夫,城头附近的青砖地面便被鲜血染红。

    ……

    这时,攻打姚坊门、仙鹤门、麒麟门、沧波门、上元门、佛宁门六座江宁外城郭城门的右冲镇万禄、后提督万礼、宣毅左镇万义、右提督马信、宣毅后镇吴豪、正兵镇韩英诸将来到这些城门后,赫然发现城门附近空无一人。

    原来,昨天夜晚,鞑子的昂邦章京喀喀木、梅勒章京噶褚哈、玛尔赛、两江总督郎廷佐鞑子将领被朱慈煊凌厉的攻势给吓住了,他们震惊于伪明太子朱慈煊麾下的战力,太特马惊人了,预感到这些外城郭城门再派兵防守已失去意义。

    因为明军已经占领了七座外城郭城门,现在如果明军再进攻,完全可以从这些城门的后面发起进攻,或者沿着城墙上的夹道攻来,本来兵力就处于劣势,如果在头铁派士兵镇守这些失去防守意义的城门,除了徒增伤亡外,不会有任何建树。

    商议过后,昂邦章京喀喀木、梅勒章京噶褚哈、玛尔赛、两江总督郎廷佐等人连夜下令撤出这些城门防守的鞑子兵,撤回到内城,加强各个内城门的兵力。

    就这,兵力仍然捉襟见肘,因为江宁城作为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的定都之地,实在太大了,外城郭十八座城门,内城城门也有十三座。

    而连撤回的士兵,鞑子在江宁内城的总兵力只剩下不足两万五千人马,需要防守的城门却多达十三座,每个城门防守的兵力不足两千,捉襟见肘的兵力,严峻的防守形势,让昂邦章京喀喀木、梅勒章京噶褚哈、玛尔赛、两江总督郎廷佐等人一个个心情沉重,紧锁着眉头。

    最后,万般无奈之下,需要重点防守的仪凤门由昂邦章京喀喀木率领三千满八旗鞑子兵防守,三山门右梅勒章京噶褚哈统兵两千把守,伪明太子朱慈煊的主攻方向正阳门,则由玛尔赛率领五千八旗精锐防守。

    其它的十座城门不太重要的只有一千绿营兵,重要一点的一千五百绿营兵,最后两江总督朗廷佐手中只余下二千绿营兵作为预备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