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残阳帝国》


    第(2/3)页

    “我说丙根师傅,你有那个通行证,我们进法租界,不会有难处吧?”

    “也保不准啊,虹桥路入口偏僻的很,要是今天轮班的是华捕、越捕,都好说,他们懒的很,又嫌这车装过死人晦气,要是法国人值班,可能会看一看,但是他们比保安队可文雅多了,银元、金条、法币看到了也不会动分毫,就只查一样,就是喷子,反正那些东西,你们也没有,怕什么呢?”

    “是这样?”林秀轩心里咯噔一下,心想最好是不要碰上太较真的法国人。

    “法国人如今好说话吗?”

    “好说,他们都已经亡国了,自然没以前脾气大。”

    丙根说着一大方向盘,转向哥伦比亚路(今番禺路)。眼瞧见租界绵延不断的围墙和铁丝网到了这片空旷地方,留了一个口子,缺口处两面的沙袋堆得有一人高,沙袋缺口处还架着哈奇开斯机枪,沙袋当中留出一条宽阔的通道,里外分别站着不同制服的租界人员和汪伪警察。

    进出的车辆和行人分成了几排,几名穿着殖民地法国警察制服的巡捕,持枪走来走去,检查进入租界车辆的通信证;一辆蠢笨的装甲车停在稍微靠后的地方,机枪塔上插着一面三色法国旗,只见旗子在炎炎赤日下,有气无力地飘动着。而从租界出来的车辆以及行人,双方都不检查。

    林秀轩注意到,那些警察全都是东方人面孔,并没有法国人,并且基本只看机动车通行证,并不检查车辆,他们对行人、挑担的货郎和推车,倒是还草草地检查一下,呼喝几声,显然有一些势利眼,今天凭着那张免检通行证,应该能简单混进去。由此,他的心情难免放松下来,向四处张望。

    可以看到南面巨大的哥特式尖顶建筑,耸立在一片低矮的村落中间,显得鹤立鸡群,这应该就是法国人在徐家汇建造的圣母大教堂,在其一侧还有稍矮的圆顶建筑,应该是法国教会在徐光启的土地上修建的徐家汇天文台,这两建筑后世都得以保存,林秀轩以前(或者说以后)也见过,显然它们都在租界外面了。

    排在最前面的几辆车被轻松放行之后,突然从东面扬起一片烟尘,辆黑色雷诺轿车驶到近前急停下来,车刚停稳后,就从上面跳下一位戴着墨镜,制服笔挺的法国警官,冲着懒洋洋的巡捕大声喊道:

    “Tous les véhicules sont strictement contrôlées。”

    林秀轩曾经在法国担任过两年武馆,还在非洲法语国家执行过维和任务,所以他能听懂法语,这名警官是在嫌华人警员检查不够严肃,但是那些警察并不怎么买账,仍然我行我素,于是老头儿直接走到前面一辆斯蒂庞克轿车旁,用英语要求里面的司机打开后备箱检查,显然要用自己的行动给下面人一点儿表率作用。

    轿车里的一名肥胖的美国人挥舞着一张通行证,显得非常不满,但是最终还是选择让步,他一边骂骂咧咧,一边下车打开后背箱,林秀轩居高临下,可以看到里面装着十几根高尔夫球杆。那名法国军官亲自把头伸进去仔细看了几遍,确认没有违禁品才放行。旁边的中国巡捕也只能对其他行人和车辆加强搜查,看得出,至少在军官的视线内,所有警察还都变得认真了一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