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营救2-《残阳帝国》
第(2/3)页
2名狙击手准备就绪之前,其余6个人带上夜视仪,抱着*,躲在距离路边不远的地方。不到2分钟,所有八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现在他们就等着敌人到来。按照计划,他们需要一个不留的消灭所有敌人。
无人机看着日军车队按照预计的路线慢慢开来,队伍次序没有变化,运送犯人的3吨欧宝箱式车,位于车队倒数第二的位置。
距离3公里时,林秀轩在电台里提醒所有人注意,1公里时,已经无需提醒,远处的灯光已经清晰可见。灯光看上去完全不动,可见敌人行驶速度不快。
打着大灯的挎斗摩托,最先接近,他们在弯曲的道路上开路,每辆车上坐着2个人,车上没有机枪,鬼子也没有带钢盔。
徐冲通过热像瞄准镜看着摩托车和运兵卡车过去,今天突击的第一枪由他打响,他只有一次机会,最好的结果是同时射杀装甲车内的两个人。如果机会错过,情况就会复杂化,如果装甲车停下,挡住后面的押运车,自然最好。如果装甲车不停,必须动用激光制导*,那样就存在很大变数。保不准敌人虚晃一枪,把要犯装在装甲车内,后面的押运车只是装装样子。
他距离目标太近,热像瞄准器视场又不甚大,必须全神贯注等待着目标进入他射击线的垂直方向,然后向车门偏上位置射击,那里是驾驶人员躯干的大致高度。
装甲车开到弯道上开始减速,眼看车头进入射击线。
一声清脆的枪响划破死寂的黑夜,行进中的装甲车应声停下,一切完美如设想,子弹从装甲车侧面飞入,同时射杀正副驾驶,又从另一侧飞出,剩余动能,至少会让弹头落在1公里外,要找到是不可能的,这种*的单芯毕竟与二战时代的同口径机枪弹有些不同,最好不要落在细心的日本人手中。
装甲车上扁平的机枪塔开始旋转,转向传来巨大枪声的地方。
徐冲拉动枪栓,弹壳从一侧飞出,落在他预先绑在一侧的帽子里。他转动几度,没有试着去瞄准机枪塔上的小观察孔,完全没有必要,他瞄准2挺维克斯.30机枪的中间,那里就是射手头部的位置。挡在射手前面的,同样只是一块6毫米厚的钢板,这样的均质装甲应付步枪都十分够呛,当然无法挡住大口径的反器材武器。
又是一声枪响,敌人机枪塔不再转动,并且在前后各留下了一个弹孔。
前后两次射击不超过5秒钟,前面卡车上的日军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