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 雷区-《残阳帝国》


    第(2/3)页

    最坏的情况是,这些人的身份识别还来不及进行,不知道里面有没有混进奸细。原本只是打算让这些第6军的滇军挖挖战壕,没打算真让他们去打。现在赶鸭子上架,只能让林上尉来带领这样一队人马去碰碰运气。

    林留意着这些士兵的神情,每当日军炮火在坑道上的山体上爆炸,引起微不足道的响声,大部分精瘦的滇军就会停下筷子,连打嗝也忘记了,开始惊恐地四处张望。这显然是一种惊慌失措的神情,大部分吃了败仗的兵都会这样表现,简单说就是士气低落,只有到后方缓慢修养,或者有一场及时的胜利,才能快速恢复。不过他也注意到,有一些人还在沉稳地吃饭,对日军炮火不为所动。显然还有一些200师和38师的精锐。

    陶名章领着林上尉与几名临时排长见面,立即有人问及褚亭长团长是否已经离开。这让陶名章有些猝不及防,如果周有福在场一定会斩钉截铁否定这件事,打消怀疑,但是陶名章对撒谎还有些生疏, 立即支吾起来。

    这是一个非常坏的情况,褚亭长离开区区一个小时,竟然就有了这样的传言,是不是散兵里的日本间谍在煽风点火?褚团长离开前,其实已经久未露面,或许让混迹士兵中的奸细觉得有机可乘。

    林立即带着人马出发,他知道要为这一堆杂七杂八的枪补齐弹药是困难的,不过已经刻不容缓了。

    小型无人机依靠红外侦测设备已经发现了日军的动向,再不快速行动,敌人就要快一步了。他向陶名章要了一份网格化的本地地图,必要时可以呼叫布鲁克的炮兵。布鲁克拨给他几挺托卡列夫重机枪,但是没有马匹拖曳,另外还给了一些矿山*和少量英国*用箩筐和扁担挑着,再炕上铁锹铁镐以及一部电台,一行人乱糟糟出发了。

    几名排长原本以为会分散开来防守每条山谷,但是情况相反,林上尉似乎一改之前陶名章在场时提及的计划,他要求所有人急行军向北急进。没有指明去向。很快就有跑不动的掉队,子夜时,三分之一的人已经掉到了后面,主要是挑担子和机枪的部队。他很担心那些人还没有挑子重的滇军能不能及时赶到。

    这边队伍松松垮垮,还不时接到徐冲的报告,日军行军速度很快,原定的山谷伏击眼看来不及了,看来得用第二方案在宽阔地带阻滞敌人。他当即下令部队分散占据几个制高点,准备进行防御,一小时后立即后悔,因为发现指挥完全失灵。八个排长里,三个掉队,四个看不懂地图,所有人在夜里分辨方向都有障碍,没有一个走对的。农民占多数的中国军队在白天还是有一套不需要罗盘的识别方位能力,有时候还能让美国顾问吃惊,但是到了夜里完全抓瞎。

    命令一下完全成为灾难,部队一团乱,通讯兵带着命令却找不到部队,回来报告部队不在指定位置上。此时徐冲再次报告,几公里外的来袭日军已经下山,也在等待掉队人员,表现十分专业,他们正在迅速将山区行军打乱的编制重新编组。敌人纪律严明,所有行动完全没有声息,很克制使用灯光,虽然部队有些缺编,但是明显已经可以投入战斗了。日军还在后方留下收容队,显然还会将陆续赶到的掉队人员重组,作为补充兵力,看起来人家的一套夜战基本功是扎实的。

    林这里还得派人把四处乱跑去向不明的人找回来,看来夜里伏击不现实,这样一伙人集合起来,在白天还能有一些火力,夜里分散开,就算是十面埋伏,面对训练有素的日军也是白给。他还不能向陶名章报告敌情,因为敌情并没有出现,只是他知道罢了。通常褚亭长是通过跳大神来解释自己的未卜先知,他不能重复,以免引起有心人联想,让他们觉得他们之间是有关系的。

    “我这里需要时间,必须拖延到黎明。”他悄悄通过电台给徐冲下了一个死命令。

    徐冲早有了一些准备,他白天时收集到了一些褚团的雷区标志,就是一个画着骷髅的木牌,警告前方雷区,埋雷部队一路拔除,一路扔掉,就被他捡到了一些。他立即在大路上插上这些标志,准备迟滞日军,当然也不可能拖太久。与此同时,林下令在正面挖开一条沟壑,准备埋雷,但是后面运*的还来不及上来,只能等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