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 419的离开-《残阳帝国》
第(2/3)页
就在这里战斗激烈进行的同时,419结束了休假,悄然起航,向着南方去了。这一次她将穿越马六甲海峡去往东海,从水温条件看,很快就将进入最适合打捞的月份,他们得去看看穿越者的进度,尤其去年起,敌人就已经在吴港,用一艘重巡洋舰改装打捞船,估计已经完工,这是一项重大的威胁,需要优先解决。
在419的三人决策组看起来,褚亭长如愿当上军长,印度的情况已经稳定了。伴随着日本陆海军自开战后疯狂扩张以来的第一次重大挫折,穿越者通过在历史层面的投机,攫取胜利的机会已经很渺茫了,现在需要的担心的是,是敌人在技术层面展开行动。
程大洋对声呐记录到的敌人*的主动声呐特征记忆犹新,敌人在行动,他们也渐渐察觉到了419的存在,所以必靠一两次釜底抽薪的行动,来一劳永逸解决问题,至于春日丸上的穿越技术,只能放作为一个最次要的目标。实际上,还必须制定彻底摧毁春日丸以绝后患的计划,但是即使是想要执行这项下下策,也仍然有巨大的技术困难摆在面前,419上并没有核*,来实施这样的攻击。
褚亭长站在指挥部门口怅然若失,对他来说,成为军长的终极梦想已经快到了,他个人从来不想要一个副军长或者诸如此类的副职。但是419离开了。
现在,他只剩下了少数的几样现代化优势,包括马强和徐冲的侦察能力,以及几架小型无人机。他与林秀轩进行了扯皮,要求留下秦小苏,但是林秀轩以他即将面对的任务更加艰巨为由,淡然否决了这项要求。现在他要独立带领这支规模巨大的美协部队,投入到反攻当中,成为扭转历史的柱石。他必须更多的依靠现代战争的意识,而非现代战争的技术来达到这项目的。当然,此刻他也不再是吴下阿蒙,他成为了整个盟军最炙手可热的指挥官,麾下2万多人的精锐部队。通过大大小小战斗的胜利,他证明了自己是最适合领导整个缅甸反攻的人,即使是维维尔和史迪威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唯一持反对意见的是重庆的蒋介石;在赶跑重庆派来的军长后,他与重庆的关系势必跌落到谷底,吸纳然已经他取代了孙立人,成为了老蒋的心头大患。他希望郭汝瑰离开后,可以迅速展开新的局面,只是不知道老郭本身,有没有恢复与那里的联系。
徐冲的部队还在于日军厮杀,他眼睁睁看着日本人像白痴一样拼命抵抗着自己的进攻,却对从后面袭击的英军置之不理,当然本质上,日本人已经精疲力尽,无力做出这样的调整,他们只能在局促的战场上,向距离自己最近的对手射击。仓促投入战斗的日军试图向进攻着发起反冲锋。仍然有一两个完整的小队在统一指挥下发起了进攻。在布伦机枪和*的密集火网阻击下,几乎没有漏网能冲到跟前施展刺刀战的。
温盖特的部队迅捷从后方抄过来,将日军的整个脆弱防御压缩到了最后的一片区域,日军丢失了整个营区80%的面积,使得英军炮火打的更加准确。
温盖特就在距离一线不远的地方,他用望远镜观察到中国军队的进展仍然非常小,而自己的部队却迅速消灭了至少700名日军。对他来说,这是空前的胜利,尽管射杀的大部分日军非武装,但是英军还从未这样自信地面对远多于自己的日军。他发现自己与斯利姆一直在研究如何击中绝对优势的兵力攻击日军时,确实有误判了。敌人确实很勇猛,即使拄着拐杖,也要来呐喊着来拼命,但是在正确的领导下,仍然压倒其气势。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靠军人勇气主导的战斗,英国陆军18个小时没有休息,连夜穿过丛林,投入战斗,在莽撞的中国军队完全错判敌人力量而陷入局部被动后,英军义无反顾投入了战斗。这才是这场战斗真正宝贵的地方。
他对于整个战场的格局已经了然于胸,只要再有几挺机枪占领东侧制高点,那么剩余的日军将无屏障可以依托,只能听任屠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