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3 最后的情报支援-《残阳帝国》
第(3/3)页
“我看吉大港不必动手了,我的特遣营发来电报你也看到了,敌主力第2师团已经逃走了,断后的部队一两天内也要跑。现在攻击坚城,不是上策。”
“依你所见?”
“我们围三缺一,就让他们跑,同时将部队化整为零,跟上去四面袭扰。敌人短缺粮食,我们就拖住他们,让他们进得丛林出不来。”
“这……”孙立人有些犹豫,他当然也想到了这些,但是眼看褚亭长拿下加尔各答,他这里歼敌不理想,也有些着急,但是褚这么一提醒又觉得有道理,从缅北一路逃到印度,新38师走的路是最短的,但是被日军撵着挨饿的滋味他也受过,显然在丛林地带,紧追袭扰,是以极小代价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好办法。
“孙长官,你我各出5个营,追上去咬住敌人,只打他们软肋,绝不和主力硬碰硬。”
“但是,丛林中不易协同啊。”
“不用协同,丛林行军,敌人势必分兵行动。我们各咬住一股,死缠烂打。”
“你这么肯定?”
“你想,当初我们在缅北撤退时,可曾挤在一条路上?还不是每个师,各走一路?他们几天就要断粮,必然分兵,各碰各的运气。”
“你有把握敌人会出来。”
“我早上占卜一卦,敌军明日必出。”
419离开前,留下了最后的情报,包括敌人的粮食储备和撤退方案,这让他还可以在孙面前露一手。不过,即使没有情报,在他看来这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日军无非用了李代桃僵的方案,用31师团断后死保第二师团。
当然他给孙立人献这个策略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分头追击方案,来决定两支部队最终到达的位置,长远看,这个地点会决定下一次战役的起始位置和主从关系。他想尽量靠南,占据比较平坦的出发阵地,让新1军扮演打下手的角色。这一点孙立人怕是还看不出来,以他的部队对于日军的交换比,还远没到有闲暇考虑这么长远战略的时候,褚亭长自信在军事指挥艺术上,已经日臻成熟。过去两个月中的某个时刻,他已经完成了从海军军官向优秀陆军指挥员的转变。在他看来,没有419,也一样可以打赢日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