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 *乱飞-《残阳帝国》
第(3/3)页
部队潜藏了两天,日军完全没有发现。他们的首要目标是寻找敌人的指挥部和炮兵,指挥部没找到,不过夜间敌人炮兵进行了射击,所以很容易就找到了,但是附近警戒严密,光是靠一支小分队无法进行袭击。部队悄悄移动,按照徐冲的部署,在目标周围建立了几个烟雾释放点,形成大约400X200的矩形地带,为空中的飞机指示目标。当然时间得掐得很准,要不然敌人迫击炮很容易跑掉,这需要很好的空地协调,好在他们携带了步谈机,可以与躲在阵地后面的美军联络官进行简单联络。本质上,这套联络仍然存在太多中间环节,过于繁琐,但是现代空地支援的雏形已经显现,主要区别在于用烟雾替代了激光指示。
从达卡美军基地起飞的12架战机迅速向这个地方扑过来,机群由6架携带*B25轰炸机和6架挂着*的P38战斗机组成,P38也担任B25的护航任务。
虽然试验场已经证明了*的效能,但是前线的美军仍然不太接受这样的结果。P38能携带3枚500磅*,很难相信换成12枚总装药不足100磅的火箭能玩出花来,所以攻击主力仍然是B25轰炸机。
日军炮兵阵地一直没有动静,似乎在等待命令,侦察兵可以从树上看到用伪装网隐蔽的指挥部附近堆积着炮弹,其中一些用特殊的颜色标记,士兵正哼着小曲在擦拭这些炮弹,他们并不清楚,这些是毒气弹。日军总部一直可以通过电台听到附近有中国军人活动,声音很清晰,说明不太远,但是巡逻队加强了警戒,愣是什么也没找到。
飞机飞临森林上空,从侦察兵头上过去,然后绕了一圈又回来,等待下方指示。
士兵得到上级命令后,等待风速减弱,统一开始释放烟雾,释放完毕后,迅速撤离——他们对美军投弹精度也不是很有把握。
美军飞行员看到了森林里冲天而起的烟雾。他们迅速扑向几个点勾勒出来的矩形区域。首先是B25轰炸机,以200米高度飞过,并迅速投弹。下面日军轻机枪猛烈射击,说明地方对了。由于飞机速度太快,投弹误差仍然太大,只炸到了炮兵阵地一角,未能完全覆盖。随即,从天上扑下来的P38战斗机,开始发射*补刀。6架飞机携带的72枚火箭,如同没头苍蝇一样乱飞。从飞行员的视野望出去,空中白烟乱飞,完全看不出有什么准头,但是这些呲呲乱飞的火箭,全都覆盖在指示区域。
其中几发正好击中堆积着的炮弹上,常规炮弹首先爆炸,随即连锁反应骤起,将那些堆在边上的特种炮弹全都引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