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 重要观众-《残阳帝国》


    第(3/3)页

    从飞行轨迹看,还真是直奔机动的靶船而去,在接近到最后5公里时,*高度开始下降,不知道日本人怎么做到的,也许他们搞定了无线电测高仪,早在几个月前,419就发现,日军大型水上飞机具有在夜间贴海面飞行的能力,使用的是较为落后的声波脉冲进行测高,正负误差大约五六十米。

    最终*降低高度到了50米,然后下降势头开始减缓,升降舵得到的指令,开始变化,计算距离和下降率,它可以在最后阶段下降到20米左右高度。。

    看起来牧野使用了比较保守的技术方案,舒平估算,这种东西即使投入实战,也只能攻击较为高大的战列舰或者航母,无法攻击较为低矮的船只。

    如果这次攻击命中,显然就不会有下一次的三发齐射。舒平开始控制*,增加俯角。果然*在距离靶船2公里外坠入海中。巨大的爆炸表明,它安装的不是一个配重,而是真实的弹头。

    从几千米高度,都可以看到观礼台上日本人的失望,不少人站起来,有人将望远镜扔到了地上。毕竟*一路向着目标飞去,就差最后一口气了。

    第二轮试验没有立即展开。他们多等了40分钟,等着靶船继续行驶,大概是等着它再靠近些。419则继续等待并观察者,从弹头威力看,一旦击中看台,也许一个也跑不了。也许牧野就坐在上面。但是林秀轩很怀疑,会有一劳永逸的好事情出现。

    发射命令下达,三枚*以5秒钟间隔,从发射台上依次起飞,它们爬升到大约400米高度时,已经全部被419接管。但是还不能立即转弯,这种*控制效率很低,它设计出来就没准备进行360度转弯。所以转弯半径非常巨大。得等它飞出7至8公里才能掉头。

    日本观众们看着*远去,然后在空中划出美妙的白色蒸汽,开始转弯。一些人开始鼓掌,他们认为这是为了演示指令对*的操控能力,或者是某种花式进攻的方法。

    两枚向右,一枚向左。三道白色尾迹开始向不同的方向延伸。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