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 田纳西的末日-《残阳帝国》


    第(2/3)页

    观察手仔细观察者目标,那是一架机翼很小的飞机,没有看到螺旋桨。毫无疑问,应该只是大尺寸的零件而已。但是日本人为什么要展示零件?并且这艘敌人航母甲板并不是平的,而是有一个突起部分。两架小飞机就停在凸起物上。紧接着更加令人意外的一幕出现,那两架飞机犹如炮塔般,开始缓慢转动。

    指挥舱内,佐佐木下令后甲板人员撤出。同时,他下令左转45°,为射击提供更好的观察,也为左舷更多的高射炮提供射界,避免那架可恶的水上飞机欺人太甚,飞的更近。

    日军的127毫米高射炮是一件没谱的武器,即使是缓慢到只有200多公里时速的水上飞机也无法形成威胁,实际上,自开战以来,还没有这种武器击落敌机的记录。敌人飞行员如果有心,会渐渐察觉到它们都是废物,现在的情况正是如此,那架飞机有转回来了。但是穿上有几门40毫米高射炮,至少可以有效驱逐敌机。

    等到千岁号定把,远处田纳西号上的美军舰长,才意识到敌人放弃了逃跑,它将左舷暴露给了自己,这样自己的追击时间可以减少一半。

    当然本特森舰长不是很理解,日本人这样做的居心。如果它是一艘拥有侧舷重炮的巡洋舰,当然可以解释为,利用侧舷火炮与自己一搏,但是现在说不通,因为敌人侧舷只有几门127毫米上下的高射炮。

    本特森舰长接到水上飞机报告,敌人船体后方,有一种随动发射架。具备相当大的转动角度.与海军情报部门最新获得的,日军正在一些旧舰上安装大型多管*发射装置的情报符合。这是观测手今天对樱花*做出的第三个判断,虽然全部错误,但是公正的说,其实是很符合常识的。

    飞行员观测到这种*尺寸很大,超过情报显示的600毫米直径,尺寸接近小型飞机,而且外形奇特,他已经拍摄了照片。

    本特森不以为意,倒不是他不怕*,而是他有一架水上飞机载天上,占据制空权,可以第一时间得到敌人*下水,以及*在水下航行方位等信息,躲开并不难。

    果然日本人失去理智准备拼命,他预计敌人不会跑远,本特森下令前主炮暂停射击,既然敌人露出侧舷。他可以再等一等,等到进入主炮平直弹道射程,再用有效得多的方式摧毁它。有时候他真的很难理解日本人的行为方式。明明已经靠近海岸,再坚持几个小时,就进入己方飞机保护距离,偏偏要用错误的方式,与一艘强大的战列舰正面对抗。

    佐佐木下令电报室发报,通知海军的岸基航空兵起飞,,向自己靠近,他打破无线电静默,不仅仅是为了借助那些飞机来补刀(樱花*并没有击沉重装甲舰把握),而是为了多几个见证人。他之所以一直没有发报,也是担心敌人截获电报,会逃跑。

    第一枚樱花*腾空而起,拖着一道白色尾迹腾空而起。正在云层下飞行的水上飞机飞行员,发现敌人竟然成功地起飞了一架小型飞行棋,迅速爬升到自己一半的高度,直扑田纳西号而去。飞行员突然意识到自己看到了什么——这是一枚通过某种火箭助推的大型*(今天他的第四个判断)。

    果然,这枚“*”随即开始下降高度,看起来很快就会落入水中。他真的搞不清日本人开发这种武器的意义,即使有火箭助推,远距离上,也不可能有什么准头。

    紧接着第二枚起飞,跟着第一枚而来。飞行员清楚看到,这个东西没有任何驾驶舱,这样就排除了自杀飞机的可能。

    千岁号舰桥内,佐佐木停止了所有操舰指令,他知道这种武器的攻击原理,在它击中目标前,跟踪平台任何细微的方向变化,都会增加跟踪的难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