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1 完全压制-《残阳帝国》
第(2/3)页
他准备好了遭遇中国军队坦克,因为缅族奸细也报告了中国军的车队占据道路中央,道路边上也有坦克,但是他认为在这样两山夹一路的山谷地区,坦克完全没有用武之地,来多少也是送死。他的想法在一些过时的理论上具有合理性,坦克的火炮高低射界,威胁不到较高的目标,较差的视野也不利于山地作战。
知道敌人占据了最险要的一段路口,陶名章没有时间设计太复的战术,他立即周有福碰头,进行了简单商谈,然后就地分兵,应对两路敌人。
根据这个简单计划,周有福的坦克再次扮演从侧后包抄敌人的角色,而陶名章则调动大炮,要给自以为占据制高点,处于不败之地的敌人一点颜色看看。
竹内宽中将是陆大31期毕业生,曾经留校任教,是标准的日本职业军人。与之对阵的周有福只是自称高小毕业的汽车修理工出身,两人的理论水平天差地别,但是在周有福对坦克运用的理解,已经非常接近隆美尔这一级别的将领,而竹内宽则相差甚远。
在竹内中将的概念里,坦克首先是一种攻坚武器,这种陈腐观念停留在一战,那时候的坦克速度不超过步兵速度,但是现在则不然。斯图尔特坦克公路时速超过60公里,即使周有福没有理论能力,但是他囫囵知道一点:坦克首先是一种机动兵器,简单说,它能适合骑兵适用的大部分场合。
衫本泰雄大佐的第55搜素联队由原先同番号骑兵联队改编,是竹内的看家机动兵力。他们作为汽车部队先导,迅速在林间小路前进,企图偷袭腊戌。中国人动大路来,他们就从小路走,看起来腊戌是日军福地,这次偷袭成功,势必又要重演截断杜聿明后路的戏码。
骑兵正疾驰,突然遭遇路边杀出的半履带车截住去路,半履带车上士兵扫射,立即打死了掉头不急的几名骑兵。
周有福用半履带车给坦克开路,他自己当年就是221型侦察车驾驶员,很清楚这些车辆动静比较小,不容易被敌人提前发现,其次这些车辆视野开阔,可以弥补坦克视野问题,很适合在纵队前方担任侦察。
日军骑兵刚出现混乱,附近森林里树木纷纷倒下,第一批坦克从骑兵无法通行的山路冲杀出来。
遭遇战就这样打响,根本没有像样的交战,日军骑兵迅速向各个方向逃窜。坦克部队没有追杀骑兵,而是迅速向前突击。
周有福有确切的情报,知道敌人携带战防炮的汽车部队就在骑兵后方一公里。他预估了在突然情况下,构筑临时阵地并展开部署这些武器的时间,这是他的坦克冲到跟前的时间上限。坦克绝非攻坚兵器,任何慢吞吞的进攻都会招致巨大损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