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4 放虎下山-《残阳帝国》
第(2/3)页
他当即在地图前看了一下,觉得56师团可以放一马,进攻泰国也可以缓一下,还是让周有福先威胁一下敌人,先把58师救出来,让委员长在国际上露露脸,他这里能交代得过去,攻击曼德勒的事情也就拖过去了。
事实上,他真心不愿意把张灵甫放出来,他留在山上的价值最大,至少能牵制敌人2个联队,把他放出来,拴马桩的价值就没有了。但是肯定比硬着头皮去撞曼德勒的南墙要有利。
周有福的坦克临时改变了目地地,迅速截断了智将渡边正夫的退路,樱井死后,渡边成为了缅甸日军中公认最机智的将领,但是他这个年龄段的中将级别指挥官,都有很强的局限性——比如对坦克理解的偏差,以及对中国军队的习惯性的轻视,尤其他从未与褚亭长的部队交过手,一点深浅都不知道。
渡边得到敌人出现在侧后的情报后,想往回缩已经来不及了,眼看着敌人机械化部队绕道自己后面,将一段必经的山谷抢占了。
他的主力113联队在行军队形中强行转换,又与急着返回的骑兵联队在狭窄通道挤在一起,顿时大乱起来。
201师2个营从侧面过来,偷偷抢占其侧翼制高点。
山地作战的一个难点在于,通道与制高点,都是关乎生死的要地,但是却不可以同时控制。防守时应该控制制高点,而行进时必须控制要道(通常位于山谷),使部队快速通过,而无暇关注制高点,但是在这样突然面临攻防转换的当口,自然很难面面俱到。
4个小时内,201师与202师为了指挥部更改命令,而进行的临时协调,互相发出了大量的电报以及语音通讯,较之同一时间,56师团内部发出的电讯多出一百多倍。实际上日军在行军时,电台大部分在马背上,很难发送电报。这种悬殊的通讯能力,已经注定了双方的应变能力以及战斗的结果。
陶名章部队趁着日军大乱,从反斜面迅速控制周围制高点,然后架设起60迫击炮,对敌人队形展开攻击。
第14航空队的美军B25轰炸机也及时赶来,贴着山谷飞行,对山谷内敌人纵队展开狂轰滥炸。一时间日军被炸得人仰马翻,又挤在一起,完全无法展开兵力。
渡边毕竟反应灵敏,他立即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他立即给正面防御松山,与自己最近的相原联队发报,要求立即离开原阵地,支援自己,为师团不打通退路。这样的命令一出,等同于放58师一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