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 暗杀计划-《残阳帝国》


    第(2/3)页

    56师团撤围南逃后,孤立的55师团被围在了缅北,原计划是在敌人撤退时,半路拦截将其歼灭,电子侦察部队也拦截到了木村给竹内宽下达的后撤曼德勒的命令,但是竹内宽看出态势不对头,决定不走了。显然这是他领教了陶名章的火力以及周有福的机动能力后,做出的明智决定。

    日本人放出话来,要守半年,城内已经开始抢劫华人粮食,并减少了口粮供给,保守估计囤积的粮食能支撑两个月,即使这样也够受的。两个月时间,足够整个战局发生有利于日本人的变化,他们的舰队可能重新过马六甲扫荡孟加拉湾,另外再带过来七八个日军师团,到时候缅北这股日军在南北一呼应,情况就会急转直下。

    危急的时候,史迪威总是习惯性地等褚亭长那边的消息,或者褚又会有什么鬼主意帮自己度过难关,但是一连几天第5军都没消息,确实让史迪威暗自叫苦,他每天出动上百架次侦察这个地方,得出的结论是并非不可强攻,关键是中国人愿意付出多大代价?但是强攻一直不是褚亭长第5军的风格。他们与日本人对峙着,就是不进攻。

    正着急,终于等来了褚亭长的计划,史迪威第二遍看电报的时候,大致就明白了褚亭长的想法。显然这种战法比较机巧,但是可行的。得益于美军不留死角的照相侦察,他的参谋在根据沙盘进行了几次推演后,觉得行动是可行的,史迪威当即批准了计划,同时开始空中侦察和部队组建。

    空降兵他这里现成,502团和鸿翔的尖子里,可以选择具有爆破专长的,组成一支人马,然后乘滑翔机发起进攻。根据褚亭长的计划细节,滑翔机载荷必须减少,增加*而减少人员,种特种作战并不是靠人多。

    让史迪威最惊讶的地方在于,褚亭长这种农亚国出身的家伙,却能屡屡提出这种超前而又时髦的计划。中国既没有滑翔机运动,也没有优秀的工程兵传统,有的只是善于吹牛和贪污的官僚。但是褚亭长却能将各种技术兵种做适当的组合,进而设计十分巧妙的方案。这是一种荒谬而又错乱的体验,如同看到穿着兽皮的非洲酋长,带着能够走路和说话的机器人,参加万国博览会一般。

    傍晚时,徐冲已经坐着联络机来到了密支那外围,他必须对这里进行一番侦察,沙盘毕竟是沙盘,美国人的空中照相,确实能迅速形成地图,但是照相不是地形测绘,仍然会存在误差,如果对预设降落场地上的地形起伏没有充分掌握,那么滑翔机可能会撞到岩石翻滚,到时候士兵就会白白损失掉。

    密支那附近,双方并没有交火,陶名章部还在等待炮弹补给,日本人则抢着修建工事。陶名章一直在担心缺乏侦察手段,无法从陶名章占据的山头清楚看到对面山上情形,他又没有携带夜视设备,也很难在夜间潜入敌人战线进行侦察,但是到了战线上空,他突然觉得自己的担心纯属多余。长草覆盖的山脊就在他的眼前。

    他要求飞行员,直接飞到敌人头上,用最低的高度观察地面。

    为此,他不得不展露一些英语能力与美国飞行员沟通,这与他一直伪装的人物背景有些背离,不过最近他给自己的猎户身份,增加了曾经参加边境走私的隐藏背景,,这样他一直往来与英国人控制的缅北,会一些英语不足为奇。

    飞行员毫不排斥徐冲的过分想法,飞行员入伍前,在加利福尼亚进行农药喷洒的工作,不但喜欢冒险而且技术精湛。他按照徐冲指点,飞临他预想的降落地点,紧贴着山顶20米进行超低空飞行,还侧过一些机身,让徐冲可以清楚看到地面。如果敌人在附近埋伏一挺机枪,随时可以给这架飞机来几个窟窿。

    徐冲迅速用照相机拍摄下地形,山脊上是一长片的蒿草,如果岩石丛生,草不会长的这么密。所以地质必然松软而适合滑翔机降落,他带着褚亭长部队横跨了整个缅北,知道高黎贡山脉中的小丘陵很多是这种形态,土质很厚岩石埋藏很深。日本人就近把树砍了修筑工事,等同帮了自己一个大忙。据他观察,这条平坦山脊长达300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