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4 林秀轩登陆-《残阳帝国》


    第(2/3)页

    此时另一个双机编队登场(通常由小队长带领),他们时刻关注顶部炮塔的转向,当它转向佯攻编队时,双机从更高的位置进攻,此时能够掩护机枪塔的只有一挺火力不足的侧面机枪,完全不用理会。隼式战机,在一公里距离上,实施几次点射。目标是敌人顶部机枪塔,这是B17整个防御的核心。如果看到机枪塔内敌军在重装弹药,那么可以逼近到300米内。即使无法命中如此小的目标,子弹仍然大概率会击中一侧机翼和发动机。

    当敌机被迫反击,之前的战斗机小组再返回。好的飞行员可以清楚看到敌人发射的曳光弹走向,并判断敌人注意力的变化,进而从容发起无数波次的攻击,整个过程犹如一群狼,围攻一头野牛。一旦摧毁任何一个方向的机枪火力,所有战机则同时向这个方向发起攻击,力图打断机翼或者摧毁一侧的两台发动机。

    第10航空队的B17轰炸机,从未遭遇过这样有章法的攻击,它们从东印度远途而来,导致编队不够紧密,无法形成队形保护。日军战斗机轮番对这些庞然大物进行挑战,一早上击落了11架重型轰炸机。同时执行轰炸的第14航空队的B25,则通过低空钻山的方式逃避空战。日军老鸟们通常不愿意损失高度,他们更愿意留在高空与笨拙的重型轰炸机较量。

    即使是佯攻,褚亭长也不惜血本,以免敌人看出真实意图。他的进攻队形为楔形,谢尔曼坦克担任地面进攻的主力,这些坦克排在前方,后方是游走的轻型坦克,再后方,是紧随的半履带车与下车前行的步兵。他们警戒着敌军步兵,试图从战壕里出来,包抄坦克的行动。

    日军潜伏的47毫米战防炮小组犯下大错,他们被告知可以在1200米击穿谢尔曼正面。提前的射击,导致了提前的暴露。

    实际上,陆军还没来得及,针对谢尔曼坦克进行射击实验。1200米击穿的结论是德国人提供的,德军在北非战场使用的pak38型的50毫米防炮确实有过,在这个距离上击穿谢尔曼的战例。这个数据被临时提供给了陆军参考,因为口径差不多。陆军当然也知道,一式战防炮无论是口径、倍径、初速、弹药都要差一些,不过日本人认为战斗意志可以弥补这些小问题。

    当坦克隆隆靠近的时候,士兵们确实有着迫切开火的心里压力,于是在观察手通过测距仪得到1200米数据时,隐蔽状态的炮位纷纷开始射击。如果他们等待坦克进入这个距离的一半再射击,效果会好得多。

    谢尔曼坦克手在前装甲外,加装了履带板,使得对抗使用装药的日本*的效果更强。

    日军的第一轮射击,无一例外,没有击穿,反而暴露了火炮阵地。

    视野较好的车长负责将暴露出来的敌人炮位指示给炮手,如果车长没看到,位于前方的机电员,会用航向机枪发射曳光弹为炮长指使目标。

    炮手通常会使用*来攻击这样的目标,谢尔曼威力强大的75毫米火炮与挤在一起的日军炮班之间,只隔着一块5毫米的炮盾。

    战斗出奇的顺利。清迈外围的防线,没有挡住赵小力和周有福的进攻。很快打开了一个缺口。前方胜利的消息反而让褚亭长神经紧张,没有人发现日军战车的出现,按说他们必须反击才对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