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1 *-《残阳帝国》


    第(2/3)页

    他不敢耽误,一方面要求徐冲立即向林秀轩靠拢,另一方又将营救出的,参与大桥建造的爱德华上校找到,请求破解之策。

    骨瘦如柴的上校,除了参与了恩梅开江支流上的大桥建造,还参与了垒固防御工事,以及泰国西北部,仍然在西大条中将手里的桂河大桥的建造,而且此人记忆力超群,简直是活图纸,褚亭长控制整条铁路的野心显然得仰仗这个老头子。

    上校回忆了大桥的结构,他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就是不炸毁大桥的桥墩,而只对桥面进行破坏。这样工兵花一些时间就能修复大桥,而不至于重新建造一座新桥。

    显然这是唯一的机会,褚亭长立即着手准备这项计划,一方面要求美国飞机队大桥进行攻击,严格限制使用100磅以下小型*,避免炸毁桥墩,另一方面派出一架联络机,给徐冲空投了大桥结构图。

    爱德华上校,已经在图纸上,用红圈标注了安放*的位置,按照他的计算,如果*完全安放到九个正确位置上,并同时起爆,只需要450磅烈性*,即可摧毁一段30米长的桥面,当然实际情况下,对*需求应该计算的更充裕些。敌人如果人手和材料足够,可以在20小时内修复大桥,但是如果缺乏器材,一周也完不成。

    林秀轩已经带着自己的几名队员到达桥边,在等待徐冲到达的过程中,进行了远距离侦察。他注意到,敌人将造桥时剩余的物资就地堆放在东岸的高射炮阵地附近,对于精于算计的日本人来说,留下这些东西,显然是为了必要时投入修复用。可见袭击时需要考虑到这些。他观察敌人从桥上逃离的队伍,暂时只是一些非战斗部队,而且还稀稀拉拉,可见现在炸桥正是时机。

    日落前,第一批从昆明巫家坝起飞的B25轰炸突然袭击了大桥,在防空阵地的阻击下,轰炸机投弹很偏,没有一颗*落到距离大桥附近100米范围内,更遭的是,一架轰炸机被击落。轰炸机自北向南沿着河飞来,正好落在两岸防空阵地火网内,很难在这样的情况下精确投弹。

    徐冲还得等到下半夜才能到,林秀轩决定先做一些准备工作,他知道徐冲远道赶来不可能带上几百公斤*。或许可以从那架被击落的轰炸机里找到一些*,他刚才看到了这架B25来不及投弹就被击落,飞行员试图拉起来,但是烟雾越来越大,渐渐掉了高度摔到山后面去了。他带着自己人向着轰炸机坠落的方向赶去,不出意外,日军已经先到了,但是未必会留很多人守在那里。他得找找机会弄到大约300公斤*。

    2小时后,天色擦黑,他和3名手下,在距离大桥7公里的地方找到了被击落的飞机。

    飞机撞毁了大片森林,看起来是迫降的。出乎他预料的是,有十来名日军士兵和多一倍的缅甸军停留在飞机附近,正在收集散落在飞机周围的,摔变形的*,还有人在拆飞机轮子,可能想要那点儿橡胶。旁边停着两辆胶皮轮子大车,显然日本人准备将这些*和其他物资带回去,还真是会过日子。

    从林秀轩的位置,看不到美军飞行员,要么迫降后逃走了,要么尸体还在飞机里。林秀轩手下没有什么战斗经验,他的很多计划都不可行,所以只能等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