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0 反坦克*-《残阳帝国》
第(3/3)页
早赶慢赶,横山还是晚了一步,被中国军队抢占了进攻通道上的碍口。他亲自到前线,研究敌人草草建立的防线,希望找到突破口。
他注意到,对面的指挥官,行动颇为果断,竟然在一些关键通道,用卡车进行了堵塞,虽然脆弱,但是抵挡步兵已经足够了。他没有卡车和骡马,来迅速移动笨拙的战防炮,不过他有了一些新式的武器,可以摧毁这些简单土木防御。
他的特别分队,奉命进入前沿。第8师团士兵,好奇地看着那些奇怪的金属箱子。
特别分为每两人为一组,开始组装这种十分轻便的遥控火箭。士兵将这种*取出,装到发射箱上导轨上,然后连接上导线。然后*就可以搬上发射阵地。
发射过程并不复杂,只需在视场很大的2.5倍标准镜内找到目标,然后就可以发射,并遥控这种*。*图纸来自于前苏联的AT-1反坦克*,当然做了一些改动,增加了弹头装药,减少了导线长度。
牧野的自动驾驶控制体系成熟后,海军和陆军同时开始着手这方面研究。但是技术路线不同,海军走了无线电指令的路线,而陆军走了更简单的线导遥控路线,但是由于线材质量不过关,所以射程被控制在了一公里内。再远,导线必然会扯断。不过陆军觉得,减少射程也不失为好事,因为可以增加弹头重量。现在,横山中将无需笨重的火力,就有把握砸开进攻通道。
黄天仰的士兵正在进行土工作业,等待敌人进攻。看上去日本人那边不紧不慢,似乎在等战防炮就位。203师渐渐打出了经验,日本人的进攻僵化、单板,很少有变化。
一辆半履带车在前沿横向移动,进行火力侦察,一般情况下,敌人的机枪火力伤不到它。半履带车上的机枪开始向日军阵地射击,引诱敌人隐秘阵地开火。
一簇橘色火焰,贴着地面晃动,如同一只乱飞的萤火虫。
目镜后面的日本射手正试图通过不断地修正,控制这团火焰,撞上敌人。这种*的气动布局,可以保证它基本平行与地面,但是在左右方向上,飘忽不定,这需要操纵者来修正。
*的速度很慢,转弯过载很小。按照陆军的实验结论,角速度过大,或者持续地转弯,都会导致*因为不明原因失控。所以射手不能将操纵杆压下一方,只能轻轻,间歇敲动它。*在每次小幅度转弯后,由于布局上的横向静稳定性,会自行修正坡度,不至于失去升力坠落。当然,对于操纵者来说,这样的,间歇施加指令的操纵体验,绝对是噩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