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 蛛丝马迹-《残阳帝国》


    第(2/3)页

    整个上午,他们穿越了几条河流,没有找到一艘超过1000吨的大船。日军征用了西贡所有的机动船(甚至非机动帆船)来运兵,这些船布满了河面。却没有发现在甲板上堆积大型气球或者其他大型装备的船。根据419的报告,那些可疑船上运载的像是陆军的防化部队,可惜一直没找到。

    直到中午,一条似乎毫无用处的通讯,才被秦小苏注意到。。

    这是西贡守备队发给第16支队以下一个小队的直接命令,命令要求该小队,停止对法国兵营的“既定计划”,立即搜罗其中的工兵人员和*,赶赴西贡河支流,炸毁第17号桥,然后将法国步兵“全部解决”。

    这份看似平平无奇的命令,很容易淹没在浩如烟海的无线电通讯中。因为通讯中并没有半个字与核弹有一丁点的关系。

    但是秦小苏毕竟是情报分析大师,他迅速意识到,警备队的那须少将,直接将命令下达给一个小队,其实非常不寻常。

    显然日军陆战队编制内,缺乏工兵,他们船运北上,其实也不太需要工兵。

    突然间,他们需要征用法国工兵,而这目标是一座桥,这些支离破碎的信息拼凑起来,就有些意思了。

    他迅速查看了地图。发现这座桥,位于湄公河的一条不起眼支流上。无论是越盟还是周有福的队伍,都未曾出现在那里。显然破坏这座桥,与正常的军事行动无关。

    他身边的游击队员,也没有人知道这座桥的,好在几天前419的最后一次无人机侦察,恰好包含了这座桥。于是他再次电询林秀轩,得知桥梁高度,于是推断出一个结论。也许是因为这座桥高度太低,无法通过一艘稍大的船只,尤其当这艘船在顶部安装了什么特殊的装置的时候。从敌人炸桥的时间表看,很可能会有一艘较大的船,在夜间通过那里。那须少将应该也并不知道任务的实质,所以他并没有保密的意识。

    当然,这项结论仍然归于猜测,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赶到那里去,亲眼观察一下。

    他们从小河岔里赶到的时候,一艘大船已经停在那里,显然等了一段时间。不远处,一座钢梁大桥上,一些绑着安全绳索的法国士兵,正在桥墩上安装*。他们显然不知道,完成任务之时,就是日本人送他们上路之日。

    秦小苏用望远镜,仔细观察了几遍那艘船,确认并不是无人机拍摄到的四艘可疑船中的任何一艘,但是显然是一艘特殊用途的船。看船体,像是一艘内河炮舰,因为上层建筑改动太大,无法辨认原来船型。全体前后的火炮全都拆除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