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童贯出征-《水浒豪杰传》


    第(1/3)页

    青州城被攻破了,但知州大人慕容彦达后来却是被放了出来。

    青州上下在慕容知州的严令下,都不敢将事情上报朝廷,都帮着在隐瞒。

    只是东平府治所须城也被攻破了,而且连知府大人程万里一家大小都被人抓走了。

    这等事怎么能瞒得过去,东平府通判只得写奏章上报朝廷了。

    又有曾头市的家丁逃难到京师,去跟童贯禀告了。

    童贯是太监,没有子孙后代。他现在能追求的不外乎就是名和利了。

    在他看来这一生就算积累再多的财富,到最后也是便宜别人。

    所以他不像其他宦官那样贪钱,他更看重的是名,他想要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历史之中,千百年以后都会有人记得住他。

    宋神宗曾许下谁能够收复燕云十六州,谁就可以封王的诺言。

    童贯一直渴望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完成千古功业,然后被像司马光这样的史学家记录在文书中。

    只是他也知道大宋的兵马防守还行,进攻却是靠不住了。

    单靠宋朝根本没有那个本事收复燕云十六州,所以才会暗中派史文恭曾头市,扶持女真族,消弱辽国,趁辽国实力受损之际,出兵收复燕云十六州。

    可现在听到曾弄死了,曾头市被攻破,自己苦心策划的计划被梁山那帮贼寇破坏了。

    童贯气的两眼通红,一挥手就将桌子上摆放的花瓶打落。

    碰的一声,花瓶四碎。堂中的那些家丁看到吓得连大事都不敢出。

    “该死的贼寇,坏我大事,不踏平你们梁山,我誓不罢休!”

    ……

    次日五更,景阳钟响起。

    文武百官穿着公服,直奔大殿,伺候朝见。

    五更三点,道君皇帝宋徽宗一走进大殿。

    十二个殿前指挥使当即鸣鞭三下,提醒皇帝来了。

    听到响鞭,原本有些混乱的文武百官当即分成两班站齐。

    道君皇帝宋徽宗一坐下,殿头官立马大声喝道:“有事出班启奏,无事卷帘退朝。”

    童贯一听,急忙站出来奏道:“启禀圣上,青州慕容知州禀奏,那梁山贼寇退守水泊,青州官兵无水师助阵,无法围剿。只能罢兵撤回青州,以待时机。可没有想到那梁山贼寇担当胆大妄为,竟然拿趁官兵一时不备,趁机攻克须城,抢掳仓廒,将程知府一家大小杀戮一空,仓廒库藏,尽被掳去。此是心腹大患,若不早行诛剿,他日养成贼势,难以制伏。臣愿效犬马之劳,率兵以除心腹之患!”

    高太尉听到,奏道说:“那梁山不过是一帮草寇,又何须童枢密使亲自出马。臣保一人,定可领兵铲除那帮草寇。”

    如果是平时,或许童贯会卖一个面子给高俅,但被梁山破坏了自己筹划多年的计划,童贯正气在头上,哪里会肯听高俅的,他童贯势要亲自剿灭梁山,好泄心头之恨。

    童贯说道:“那梁山有八百里水泊,要想剿灭那帮贼寇,非派重兵,水陆两路进发方可取胜,不然难于围剿。此臣愚见,伏乞圣断。”

    宋徽宗听到童贯说要重兵、而且水陆两路同时进发才能取胜。当即降下圣旨,赐与金印兵符,拜东厅枢密使童贯为大元帅,任从各处选调军马,前去剿捕梁山泊贼寇,择日出师起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