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大问题(二)-《水浒豪杰传》


    第(1/3)页

    就因为是大好,这才是大问题!

    这段时间梁山发展太好了,尤其是兵马增长的太快了,但其他方面却是没跟上,导致出现了不少问题。

    从区区两三千兵马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就发展到一万五千兵马。

    这些日子没白没夜的操心劳累,费尽了心思拉拢、收服这些官兵的士官,希望能把这支官兵平稳的收编过来。

    要是消化了这些官兵俘虏,史进只怕拥兵三四万都不止了。

    更不用说近端时间还不少穷苦百姓陆续上山要投靠自己,这日后士兵人数还有可能继续往上涨。

    但这么多人,安身之地就是一个大问题。

    水泊很大,那梁山终究只是一座不大的山,根本容纳不下三四万人。

    以前一万多人时,史进是叫陶宗旺在水泊几处大的沼泽聚沙凝土,堆成一片平地,修建了几处军营,这才勉强容纳这么多兵马。

    但现在三四万兵马,水泊里适合造平地的沼泽又只有那么几处,根本是容不下那么多人。

    现在有不少士兵都是直接在靠近水泊附近的陆地上驻扎着。

    史进能安心在梁山发展,最根本的依赖是仗着八百里水泊。

    以前几千兵马还好,一旦战事不利的时候,往水泊一退,仗着八百里水泊,那官兵要想围剿,是千难万难。

    但这么多兵马,梁山容不下,万一官兵大军压境,一旦战事不利,这么多兵马往哪里退?

    除了容身之地的问题,那训练也是个大问题。

    俗话说的好:兵上万,无边无际!

    更何况现在梁山兵马将会有三四万那么多。

    以前兵马只有几千,只要史进大声一吼,手下将士基本上都能听到。

    但上万兵马,不能再指望一声吼下,那些手下就能听到自己的命令了。

    如其是在动则兵马上万、上数十万,士兵多达要占据数公里的战场上更是个要命的问题。

    只能依靠旗帜灯笼、锣鼓、传令兵这些手段来传达命令。

    但旗帜、灯笼、锣鼓这些只能表达简单的命令,更何况战场上情势瞬息万变,统帅短时间内就要做出判断,然后让传令官去传达给下面的将士。

    可军情如火,哪能让统帅慢慢去跟那么多将士去解说。这个将领你该怎样去做,那个将士你又该如何去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