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和贼寇的区别-《水浒豪杰传》
第(2/3)页
吴用这段时间接受沂州的政务,就这几天,他就被那繁琐的政务弄得头很是头大。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段时间,吴用在处理田地税赋收入的时候,发现一个很大问题。
经过百年时间吞并,现在大量的土地都掌握在豪门乡绅手中,大部分普通百姓根本没有土地。
豪门乡绅掌握大量的田地,却只需要缴纳很少的田赋劳役。
普通百姓只有少量的田地,却必须承担大部分的田税劳役。
吴用核对了官府留存的田契等,发现要是按照现行的税赋制度,根本收不到多少银子。
吴用苦思了多日后,终于想明白会发生这一切都是什么原因!
蔡京上台后,恢复了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青苗法等。
王安石的想法是好的,但可惜的是以当时的吏治来说,根本是无法做到公平公正的。
就如同青苗法,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王安石一开始的想法是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这做法有点像现代国家指派银行发行低息的农业贷。但就算是现代,银行因为农业贷不赚钱,很多银行都不愿意贷,只能由国家强令执行。这还算好的,是银行不愿意贷。)
但这青苗法在真正实施的时候就出现问题了。
因为大多数农民不识字,得花钱请书吏,再到衙门申请。
不法书吏乘机作手脚,贪官污吏又层层盘剥。变法规定的二分利息,结果涨至几十倍。
农民宁愿避开官府,不愿意贷款。“哀求于富家大族,增息而取之”。
还有方田均税法,是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为五等,作为夏秋两税征收田赋的依据。
王安石是期待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能让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
但怎样鉴定土地好坏的是掌控在官吏手中。
第(2/3)页